余杭径山书院探源寻胜

2023-08-09 18:14:23    来源:潮新闻客户端

潮新闻客户端 桑士达

杭州一文友告我,在钟灵毓秀、声名远扬的余杭径山,有个“径山书院”近年可谓浴火重生、风生水起,同时也有一些困惑难题;书院邀约浙江杂文学会组织作家去走走,看看能否出出文创点子。于是,我与《浙江日报》原副总编辑、知名作家傅通先等文友,在今夏一个周日的大早,从城北驱车出发,沿着苕溪沿岸古道,一路看尽美丽乡村:嗬! 好个满天阳光灿灿、和风习习,满眼青山绿水、鸟语花香!不到一个钟头便到达目的地,书院创建人董国民和余杭地道文化人陈宏等诸君在书院门口笑脸相迎。我们一行客随主便,开始了用心思的走马观花——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门口由原浙江美术学院老院长肖锋先生题写的苍劲榜书“径山书院”。

步入书院,正中竖着一块立于农历戊戌年孟秋的《径山书院记》石碑,我们注视碑记,称曰“径山居江南五山十刹之首,以禅宗名,高僧大德,明教宣化,执江南牛耳。而径山书院,以吴山王荆公读书堂肇始,博容儒佛道,兼蓄程朱陆王理心诸派,有五位帝王留踪,百家巨子遗珠,极呈一时之隆。今盛世废兴,古刹重光,乃重竖书院大纛,承继往圣诸学,立足本土,邀纳八方,抒讲学、研习、探觅、藏究、研发、文创之职能,期襄助政治、助推经济、继开文学、裨益民众,共振天下径山之雄风耳。”碑文寥寥却详实写照、开宗明义,让我们原先对书院的朦胧印象顿觉茅塞洞开;而随后兴致勃勃参观了院内设施、院外景物,与书院同仁作了交谈交流,还参观了紧邻书院的“小古城遗址考古成果展”我们对径山书院便有了大致模样的窥见。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名响一时的径山书院待薪火新传

书院,是赤县神州独有的国粹,是华夏文明的重要标识。书院是中国文化士人传道授业的重要处所。正统合道的书院出现于唐代。据考,唐时位于陕西蓝田县的东瀛书院(623 年前)乃是我国最早的书院; 清人袁枚则称“书院之名,起唐玄宗丽正书院(会稽,723年) 、集贤书院,皆建于朝省,为修书之地”。在唐代,书院以官办为多;宋代以降,民办书院主宰天下,开创了书院历史新纪元。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哲人先贤的价值取向和精神求索。藏书、讲学、授业,历来是书院的三大要务。南宋时期共153年更是讲学风起、书院云涌,探求义理、擎领时风;据考,南宋书院总数442所(浙江占70所),是北宋的6倍。唐以来的书院大多建于名胜风景之区,有山川之胜而无市井尘声。物华天宝、人文荟蔚的浙江,先师后贤喜好通过兴学重教、崇师传道来弘扬“实事疾妄、知行合一、经世致用”的浙地特有理念;杭州乃是政经通衢宝地和风景名胜福地,书院布建总是独领风骚。

人杰地灵的余杭,拥有中华文明一束最亮曙光的良渚文化,自然风光得天独厚的径山则是仙风道骨、引人入胜。相传唐朝茶圣陆羽曾在此一带隐居研释茶学,撰写出传颂千秋的《茶经》;吴越王钱鏐、北宋徽宗、南宋高宗和孝宗、清代康熙等帝王幸跸径山;还有欧阳修、苏东坡、蔡襄、陆游、徐渭、龚自珍等历代文人墨客在径山咏唱留下千余首诗词!

在中国历史演进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书院一定很早就在文脉厚重的余杭孕育滋生。康熙《余杭县志》记载:“吴山在县北二十五里,上有吴山寺、王荆公读书堂。”王荆公即王安石(公元1021—1086年),被宋神宗封为“荆国公”,北宋政治家、改革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王安石为官理政十分重视办学,凡授任治地,必设读书堂、建筹书院,以至书香弥漫城邑乡里。径山书院概在宋代早负名望,但始建年代和院址无从考,有文记 “径山书院东临古邑余杭有绿野堂,是王安石出资建造的缛野堂,后名为绿野堂”。当年,王安石亲临书院常与文人墨客高谈阔论、挥毫泼墨。

书院,亦随时代变迁而变化。南宋定都临安府(杭州)后,北方人口大量南迁,经历元、明、清,读书人争先恐后创办书院;清末至民国,书院在西学东渐之风兴盛中被新式学堂、学校替代。今天,旧时古制的书院已销声匿迹,多为揽胜感怀之用,但作为一个重要的非物质历史文化遗产,书院还是大有文章可做、大有“矿藏”可挖。君不见,时下一些地方将古老书院或遗址打造成名人纪念、古迹旧踪和弘扬国学、文化交流等人文景观与旅游热点,可是“旧貌换新颜”、“旧瓶装新酒”。

径山建立书院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老底子”的径山书院许是在那个时代渐行渐远的。据载,1960年至1963年,在今天的径山书院院址,先后有过“杭州市下城区人民公社农场”、“平山农场”、“平山农场书院”,国内各地知识青年纷至沓来,并以多种形态在该时期进行了书院文化传承,其后经历了划归、下放、改编,并于2003年政府以双置换的方式转制,实行社会化管理并参与市场竞争,可是随着农场的转制,书院文脉将断裂矣!世人期待,名重一时、书香江南的径山书院薪火新传、再放辉煌。

适时逢运的径山书院正“涅槃”重生

钱江冲天浪,常有弄潮人。2017年,在省城高校从事教育培训多年并富有绩效的陈洁瑾女士,和在市场经济大海中摸爬滚打、过坎闯关而如今扎根乡土、心系农民的董国民,与同为径山人、志同道合善于创业的张星荣商定并作为创建合伙人,胸怀凤凰飞翔苍穹的雄心壮志,一起带着乡村振兴、共同富裕之梦,在不少人的疑窦中决计回家乡再创业,重建曾闻其名、不见模样的“径山书院”。

在当地政府和村民的支持下,经过一番精心策划、上下磨合、昼夜施工,不出数月,占地30多亩、主建面积3800余平方米(多为破旧老房改建而成)书院便跃然而立。新生的“径山书院”坐落在径山镇平山村的原平山农场旧址,门口是杭州至径山的千年古道,毗邻名声远扬的良渚文化遗址公园、春秋战国时期的小古城遗址、宋时被誉为“江南五山十刹”之首的径山万寿禅寺等。书院设有藏书厅 、阅览室、文创屋、饮墨轩和客栈餐馆、露天营地等;院内有两口古井,据传一口叫“御爱泉”,当年苏东坡和乾隆帝曾用此水泡茶哩。听老农説,古时的径山书院很可能就在周遭,此乃书院幸也!今天,在书院近看远眺,郊野风光一览无余,有山有水、有田有路,原生态与新农村合成独特的美丽乡村景象。

嗬!经过书院艰辛运作,从一个破旧荒芜的农场, 一步步蝶变为集“礼乐射御书茶” 新六艺及数字团建为一体的“文农旅体科工”综合体。书院由陈洁瑾总经理负责营销、策划、宣传,董国民负责新项目发展,张星荣负责运营管理。这几年,围绕建院初衷初心,开展的系列活动亮点纷呈——

其一,让书香弥漫田野,为美丽乡村注入创新活力。“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藏书、修书,乃书院第一要务。径山书院善于传承,乐此不疲。积极与杭州图书馆合作联姻,发挥径山书院图书馆作为分馆的作用,将杭图几万册古今中外图书妥当收藏,并分门别类地做好公开借读,使四周村民和游客坐拥书城,为老少读者有效提供与杭图主馆无差别的借阅服务。村民在家门口古色古香的图书馆浏览书报,还可在琅琅书声外品茗问香、谈今论古,弹琴听音、吟诗作画等,脑袋“富”了、精神变了、视野宽了,让人乐不可支、乐不可言!

尤为值得一提,径山书院收藏的《径山藏》和珍贵的余杭径山地方文献作为镇馆之宝。据考,《径山藏》又名《嘉兴藏》、《方册藏》,是我国编纂刊印的大藏经中收录内容最多的一部,其大量收录了先前的大藏经未曾收录的佛教典籍。《径山藏》是在径山书院周边刊刻,从晚明至清中期历时128年,线装本6958卷。她标志着余杭在民间刊刻事业上的重大成就,也是我国出版史上的一大盛举。赵朴初先生称其是“人类文化史极为罕见的巍峨丰碑,凝聚了中国世代的聪明智能和辛勤劳动,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坚韧精神和伟大气魄,这是我们引以自豪的无价的精神宝藏”。

其二,襄助城乡融合发展,为“共同富裕”奉献文创力量。着眼“文农旅体科工”综合体助力农民共同富裕,将城市里的人才与技术和农村资源深度融合,书院大胆尝试文旅赋能“三农”发展的新路子。如,举办中小学素质教育与智能体育轮训、党史宣传与法治宣教、实用技能脱贫致富培训、民宿农家乐特色活动创意策划、文学名著和诗词楹联讲座、名家书画和农民艺术欣赏、城乡读者文化沙龙、径山茶艺和营养健康论坛等。声誉鹊起、闻名遐迩,省城和长三角的一些团组活动接踵而至,连“中日文化交流论坛”也慕名到此举办。建院来,作为全国首批全国共享田间学校、浙江省乡村振兴实训基地,书院先后组织开展了5000 多场农创轮训,辽宁、四川、江苏、内蒙古等省份的农创客远道而来接受农文旅融合培训。

为呼应全民健康和共克新冠瘟情,这俩年还应时举办了热气球、汉服射箭、森林瑜伽、ATV丛林穿越、空谷清音乐演奏会、网红文娱。最 “噱头”要算“径山飞行节”,经空管部门批准和技术指导,主要安排在节假日,共飞行7000余次,20000多名游客体验直升机低空俯瞰绿水青山打扮葱茏的乡村美景。今年,书院出资100多万元请专人创作以径山禅茶为主题的“剧本杀”,进行沉浸式的演剧探索。村民喜孜孜地説,书院活动接二连三,来客应接不暇,村庄红红火火,共同富裕的味道好极了!

其三,助推新农村建设,为“三农”提供高质量服务。始终以“三农”为导向,积极探索联农、带农、富农新路径,与当地农业公司、种植大户、茶农果农开展协作销售、农事体验等,有效促进农村产业的快速发展。与农民合作联营8000亩田地,辟有稻田、茶园、果园、花园、竹林等。书院整合的全镇农文旅资源打包即“团建导览图”,描画着镇内所有的景点、农庄、餐宿点,以相互导流的方式形成共同体,使得当地农户年销农副产品增加5000多万元。与农民合作开办民宿,将村民的空闲房租用改建民宿,户主不仅能收租,还可在家做保餐保洁保安劳务,每人每月多挣4000多元。组织承办平山村等5村的“茶旅研学联盟”,大批茶客络绎不绝游览径山、品尝竞购径山茶,使村民大幅提高茶业和旅游收益;同时年均客流量10多万,为当地乡村消化存量客房五万余间。重要节假日,书院活动引来众多省内外宾客,周边民宿出现“一房难求”哩!

有效吸纳大学生和赋闲村民就业。“世界上人是第一个可以宝贵的。”在近年大学毕业生就业不足情势下,书院积极创造适宜岗位,累计招收了来自全国各地的300多位大学生扎根就业,成为思想活跃、梦想成真的创业创新主力军。书院年年举办“头脑风暴”创意活动,组织学生创新团队“隆中对”,“脑洞大开”金点子、银点子叠出不穷;书院每年开发落地12项新产品、新项目,就是大学生“军师”的谋略成果。同时,主动创造村民、特别是年轻人喜爱的职位,常年为村民提供众多就业岗位,人均年收入5万元,使得农村劳动力得到充分利用,让农民的“钱袋子”不断鼓起来。

梅花香自苦寒来。通过书院团队艰辛努力,书院的营收入连续稳步增长,2022年达到4000多万元。至2029年孵化延伸30家分院,营业销售3亿元,利润6000万元。不断提升的经济效益既为书院的生存拓展和远景目标奠定坚实基础,更为当地加快发展和共同富裕添砖加瓦、锦上添花哩!

径山书院如新生事物让人刮目相看:书院门口和长廊挂立的58块大小牌子,有全国和省市县相关部门合作联盟的匾额;有各级党委、政府褒奖的荣誉称号,如:全国高等教学学会的“校企合作双百计划”典型案例、浙江大学(全国百优重点)合作培养优秀案例、浙江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省农创客示范基地、省诗教先进单位、省老干部书法协会创作基地、杭州市大学生实训基地、全市文旅消费特色示范点,等等不一而足。这些,无不是一种信任和鼓励,给予书院团队一种要干就要干好、要站就要站点在高峰的雄心壮志!

书香赓续的径山书院将继往开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提炼展示中华文化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浙江“两个先行”要求文化建设勇立潮头、走在前列。我们一行与径山书院的同仁似乎不谋而合、不约而同,在品味“径山茶天下,天下径山茶”中,围绕传承中华文明、激发精神力量,就书院的文化创新和远景走向畅所欲言、抛砖引玉。

人们欣喜看到,径山书院初步走出一条书院文化+农旅新业态的创新路径,在复活古制书院中注入新元素新活力,成功走出化茧成蝶、借梯登高第一步。尤其是在农村年青能人大量拥入城市的当下,新时代高质量建设新农村亟需城市创新人才下乡支助,径山书院迈出跨界融合步子十分有益。正如陈洁瑾总经理告诉的“在践行‘八八战略’中挑大梁、当先锋,我们书院着眼共同富裕不断做加法,让乡村始终充溢新鲜感,持续激发农村资源的活性活力。”

更上层楼任重道远。今天,古制书院不复存在,书院创新没有样本。新时代新征程,径山书院在继续做好做强文创实体的同时,秉承守正创新、推陈出新、扬长避短、拾遗补缺,日后路径必然是光明而曲折的,我们窥见三个亮点——

一是放大书院的图书存量和阅读。沙士比亚説“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启智增慧、培养道德的重要途径。习近平总书记 “希望全社会都参与到阅读中来,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浙江高水平推进文化强省建设,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有一建设“书香社会”指标“居民综合阅读率达到93.5%”。尽管进入互联网时代,但书籍的独特功能和作用永存。径山书院将把图书的收藏和借读放在首位,大量收藏各级公立图书馆因库存等原因调整撤换下来的图书;不惜化费在社会市场“掏书捡宝”,选购有价值、有质量和可读性、艺术性强的孤本珍籍。店多拢市,书多引人。在图书数量、质量、份量提高的同时,进一步完善提升读者借阅工作,通过建立阅读奖、书评奖等激励来提升村民综合阅读率,让村民在“博览群书、开卷有益”中既“扶智”又“扶志”, 从而“最是书香能致远”,在“推进全民阅读、涵养文明乡风”中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

二是创新激活“礼乐射御书茶” 新六艺。为着彰显浙江深厚历史底蕴的文化标识,满足农村对艺术教培等丰富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书院将充分挖掘和利用博大精深、包括径山文化在内的中华传统文化,批判吸收古代实行的“六艺”教育,即礼(道德合礼仪规范)、乐(举行各种仪式时的音乐舞蹈)、射(射箭)、御(驾车)、书(书写)、数(计算)。其中,将“数”调为“茶”,以弘扬传承底蕴深厚的径山茶文化。通过聘请六艺方面的能人雅士、高手俊才,举办传授培训活动,让德才兼备、特艺专长的莘莘学子如雨后春笋般冒显出来,为“诗画江南、活力浙江”增光添彩。

三是积极参与共同富裕研究。按照中央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要求,我省鲜明提出“坚定不移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在推进共同富裕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奋力打造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 凭借美丽乡村建设大环境,打响径山书院文创品牌,赓续文脉热土的径山书院一项要举是主动参与共同富裕研究。为此,将依托内外研究力量和创客资源,凭借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互利多赢实践,进行多方面、多角度、多领域的定向研究,在展示共同富裕重要窗口上奉献一份民间的研究成果。

“众峰来自天目山,势若骏马奔平川”;“我昔尝为径山客,至今诗笔余山色”。千年前文豪苏东坡抒写径山的名句佳言,许是恰好为助推走出一条既有绿水青山又有金山银山路子新农村作了些许贡献的径山书院的生动写照!

“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键词:

X 关闭

安阳曹操墓将于2022年5月正式对公众开放
时间·2021-12-29    来源·中新网
为什么这次寒潮南方降雪这么明显?
时间·2021-12-29    来源·新华社
山西绛县6名失踪者全部遇难 当地:已立案调查
时间·2021-12-29    来源·中新网

X 关闭